-
占着大数据,让慈善捐助在“阳光下进行”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9 热度:57
就国家相关部门而言,首先,应实现对《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等配套政策性法规的完善与落实,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对互联网公益平台规范的筛查效率,以便督促与保障慈善募捐平台高效[详细]
-
不断加强病毒溯源研究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9 热度:164
病毒溯源是研究病毒人际传播规律和演化历史,搞清楚病毒从天然宿主到中间宿主,再到人类世界的完整链条,是疫情防治的核心科研攻关环节。其目的在于找到传播源头,摸清病毒初始传播途径、突变规律和潜在风险,采取更有针对性、更加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从[详细]
-
实现、培养、激励机制 全面壮大科技人才动力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9 热度:111
对人才要进行有效识别分类 科技人才是具有专业技术的特殊人才。近年来,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各类型的科技人才不断涌现,科技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家和各地政府目前虽有各类科技人才计划,引导与支持着科技人才的发展,但是科技领军人才[详细]
-
科技,战“疫”中的“强大”力量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9 热度:54
追溯人类历史,疫病始终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威胁。而人类战胜大灾大疫,也从来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破解病毒密码,获取其进化和传播机制,必须以科学为支撑;防控疫情,有效遏制病毒蔓延势头,更源于科学指导、技术助力。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党中[详细]
-
限制时间是对滥用电子产品现象的纠偏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8 热度:17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也趋于智能化。在教学中适当使用电子产品,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许多学校购置了信息技术设备,添置了电子产品,智慧课堂建设、数字校园创建成为一种时尚。 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设[详细]
-
“教”“育”当携手并行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8 热度:152
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他又掏出第三颗: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 这时,那名男生已经已经泣不成声:校长,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是不对的。 校长又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这个故事就是[详细]
-
停止使用电子产品教学时长正当其时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8 热度:125
近日,教育部制定2021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要求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详细]
-
家庭不是孩子的“第二课堂”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8 热度:82
当下,鸡娃内卷已成为讨论教育问题时绕不开的几个词。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朱永新认为,鸡娃的背后是家庭教育学校化,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教[详细]
-
过度限制不是课间管理该有的姿态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8 热度:93
实行课间圈养,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出于安全考虑,禁止学生跑动、打闹,避免产生肢体碰撞、摩擦,乃至身体侵害、财产损害以及意外事件。客观来说,这种做法有合理的一面,教室和走廊等场所空间狭小,如果学生聚在一起,大幅度的肢体运动及激烈的运动难免造成[详细]
-
“跑偏”的教育言论及其处理亟需“四轮定位”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8 热度:167
抓教育,首先要抓教师;抓教师,首先要抓师德。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学校,都将抓师德、强素质作为抓管理、提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和失范整治,教师队伍的师德修养得到了整体提升。 在此过程中,家长、社会、媒体的舆论监督和教[详细]
-
“大先生”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底子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8 热度:194
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学科,产出一流成果,需要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师资,需要一流的大先生,这也是建成一流大学的根基。 习近平在致全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指出,教师不仅要传道,还要授业解惑;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传播者、真理的播种者,还[详细]
-
消灭学生“手机依赖”须多方“给力”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8 热度:97
当前,学生手机依赖症已成为教育的新痛点。一些学生长期依赖手机,不仅荒废了学业,影响了身体健康,还带来了亲子感情淡漠、师生关系紧张等一系列教育、社会问题。 今年年初,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细化管理措施,有限[详细]
-
“分数YH”不可浪费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8 热度:179
分数银行并非这位中学老师的首创,经常在报刊上看到类似的做法。分数银行指向学生,旨在维护学生的尊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样的方法,偶尔用之,或可奏效,但如果推而广之,可能会降低考试的严肃性,催生学生的惰性。 如果学生考59[详细]
-
职教本科化要遵从职教本色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8 热度:191
职业教育是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其重点是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本质区别。当前,我国已进入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新阶段,消费拉动、效率提高、技术进步、人才支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亟需与之匹配的脑力密集型高[详细]
-
课间管理当跳出局促的“安全观”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8 热度:125
不知何时,课间跳绳、跳房子、踢毽子、打弹珠等儿童游戏在校园内消失了,除了体育课,操场上看不到学生跑跳的身影,课间圈养的情况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校普遍存在,就连课间10分钟也鸦雀无声。其中,一个根本问题在于,中小学校教育管理者陷入了狭隘的安全观[详细]
-
课间管理不是非“放养”即“圈养”选一样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8 热度:134
学习是强度很大的脑力劳动,持续一定时间后,需要适度休息、运动,以缓解大脑、视力疲劳。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连续学习的最大时间阈值不宜超过40分钟。因此,我们通常设置40分钟为一课时,课间休息十分钟,每天还安排一次大课间活动、两次眼保健操。 《未成[详细]
-
消除“课间圈养”需要勇气,更需要自信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8 热度:188
这位家长的质疑,不仅触及了一线教师的课间管理敏感点,更触及了学校安全管理的敏感点。不知何时,课间跳绳、跳房子、踢毽子、打弹珠等儿童游戏在校园内消失了,除了体育课,操场上看不到学生跑跳的身影,不少学校课间10分钟鸦雀无声。课间圈养的情况在全[详细]
-
课间十分钟要妥善管理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8 热度:111
化解课间管理两难,确保课间十分钟闹而不过,要正确定位课间的功能,进一步优化管理,强化项目设计,实现课间十分钟育人效能最大化。 首先,要明令禁止教师侵占课间十分钟。教师要提高职业素养,科学设计、恰当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做到上课铃响进课堂、下课[详细]
-
借分凑整的激励办法可行,但不能疏忽乱行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8 热度:107
笔者也曾使用过类似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笔者曾接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并担任该班数学老师,前任班主任介绍了班级情况,我对谁是优生、谁是差生有了基本了解。一次数学考试,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时发现,一个被认定为差生的学生做对了一道难度很大[详细]
-
优秀的教育要“扬长容短”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8 热度:129
现实中,很多学校的校规成了负面清单,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也处罚,那也处罚。这样的现象司空见惯,老师没察觉,校长也没察觉,上海市教委领导却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指导,学校教育才能事半功倍。贾炜曾向一位学校的[详细]
-
如此处理“扔作业本”的教师可能一举两失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8 热度:51
看了这则新闻,笔者想到两则教育故事。第一则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一位教授在给学生发还试卷时,发卷方式很特别分数最高的卷子,他举到学生的头顶上发;分数稍低的卷子放在学生的桌上;差一点的放在学生的膝盖上;其余的都放在地板上。他还说:还有两三张[详细]
-
大学跟中学没变化,有损高等教育形象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8 热度:194
与中学生不同的是,大学生几乎都已经迈入成年人的行列,身心发展较为成熟,已经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更何况,大学生是青年中相对优秀的群体,具有更强的自治能力。高校应该对他们有充分的信任,尊重其兴趣爱好,给他们适度的自[详细]
-
美育入中考要 搞定“教”的问题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64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2020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美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将美育纳入中考,以评价改革撬动教育改革,可以提高[详细]
-
民办学校不该成为挂牌督导的重灾区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87
首先,地方政府应调正民办学校管理取向。实行公民同治,是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确保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区域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实现公民同治,既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欺软怕硬,要把公民办学校都纳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范畴。地方政府及教育督导机构应[详细]
-
教师要小心、慎行和慎独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58
为了深化师德教育,近年来,不少中小学校都在组织教师听报告、参与沙龙论坛及征文比赛等活动,但笔者发现,有些学校的师德教育并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比如,笔者在某所学校举行国旗下讲话时看到,学生都在庄严肃穆地行注目礼并唱国歌,但有些教师却姗姗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