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开发网_新乡站长网 (https://www.0373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正文

网络传谣涉及违反刑法:釜底抽薪净化网络环境

发布时间:2016-11-11 12:09:42 所属栏目:百科 来源:方维网络
导读:10月27日消息,据悉根据新的刑法修正案,从下个月开始,在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虚假信息,严重者将被判刑7年。也就是说以后对网络传谣现象打击力度更大了,如今互联网上仍有很多人在传谣。或者自编新闻、或者修改热点新闻,往往都是一些标题党。例如:民生

  10月27日消息,据悉根据新的刑法修正案,从下个月开始,在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虚假信息,严重者将被判刑7年。也就是说以后对网络传谣现象打击力度更大了,如今互联网上仍有很多人在传谣。或者自编新闻、或者修改热点新闻,往往都是一些标题党。例如:民生哥事件、屡次发布假信息被拘留。为了增加自己的微博粉丝数量,以传播虚假信息来赚取眼球,不少网友因此上当受骗了。

  

1

 

  网络传谣泛滥成灾,背后存在黑色利益链条

  网络传谣现象由来已久,标题党的出现完全是因利益需求,不管是网站,还是微博、微信大号。都得靠访问量和用户生存,要想盈利就必须有可观的流量,以及大量的粉丝用户。这背后就存在黑色的利益链条,而往往改编现有的新闻更节省时间,却可以吸引很多网民关注。尤其是结合当下热门事件,例如:网络红人动态、民生事件、食品安全等。一旦微博、微信账号拥有大量粉丝后,就可以通过出售广告位来盈利了。

  微信朋友圈成为重灾区,为了利益铤而走险

  除了新浪、网易等大型新闻门户外,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小资讯站,而这类小站上更容易出现虚假新闻内容。其实当下传播谣言、虚假信息的重灾区是微信朋友圈,如今微信已拥有几亿活跃用户,朋友圈的访问量非常高。一些养微信大号的用户都会经常发布心灵鸡汤、自拍照等信息。这类用户一部分是营销人员,另外一部分就是故意传播虚假新闻,以获得关注和粉丝的账号。主要盈利模式也是卖广告位。

  写入刑法修正案,网络传谣现象或将得到根治

  此次传播网络虚假信息被写入刑法修正案,可以说是一剂猛药,在刑法的威慑下,网络传谣现象应该会有所收敛。至少没有那么多用户因为一点利益铤而走险,但在执行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一些阻碍。在互联网上找到违法者并不那么简单,许多小站的服务器都在国外,不过微博、微信上涉嫌传谣的账号,通过服务商的配合,应该可以很快查到注册用户的真实信息。

  网络传谣危害很大,虽然网民有言论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必须有底线。而作为普通网民,如何才能做到不传谣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要随便转载一些朋友圈广告。有不少微信用户看到一些标题党信息后,不经意间就转载了,实际上是替他人做嫁衣。

  文章由 方维网络 http://www.szfangwei.cn/ 原创 转载请注明

(编辑:开发网_新乡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