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下架联想手机 渠道强权逻辑震慑了谁?
不过,到了2015年,随着小米颓势渐显,销量逐渐下降,距离雷军2015年销售1亿部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迫于竞争对手的压力,小米不得不冰释前嫌,选择向京东妥协,在京东开设旗舰店。京东成为小米官网、小米天猫旗舰店以外第三大销售渠道。从目前效果来看,小米是受益者,据小米官方今日发布的“618”喜报,小米蝉联京东天猫苏宁三平台销量第一。 京东的渠道霸权合理吗? 这就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即京东对品牌商展示渠道强权背后,究竟有没有其合理性?在知乎网友“皓子”看来,京东是有这个权利的,当然,前提是按合约行事: 1.所谓的销售统计,京东从来都是人为干预展示的, 因为他是自营商城为主, 而不是类似天猫那样的平台商城,平台是不投入资金, 纯抽佣,他需要保证各个竞争者的公平 而自营商城相当于他自己找品牌采购,自负盈亏,品牌方是弹药提供者而非自己下场的游戏者。 京东的采购渠道很复杂,有从品牌方走也有从渠道方走,有的两边一起来 京东的销量统计 ,和购买比例推荐,并不是100%的规规矩矩的按统计量展示, 京东你把他理解为一个大型商超,在线上的大型商超 ,他们的销售习惯和亚马逊完全不同 2. 采销模式是自主展示, 不是按广告协议展示 ,广告从业者就别类比了,完全不是一个事 人家那是独立自主,自有主权。你们供货的品牌方只是供货,和有义务提供促销支持。 举个例子, 你开个小卖部, 卖可口可乐, 一瓶赚1毛, 百事最近做活动了, 一瓶赚3毛 你找可口的可乐的业务代表 , 人家不鸟你 那你肯定把可口可乐标价提高,再放到边角的橱窗,主推百事 很正常的事情 京东自家网站就是自己的商场货架,爱摆什么摆什么 又不是做慈善...又不是做平台销售的合作协议,扯啥道德啊下限什么的 他采销的合作协议一直都是以以前商超采购合同为蓝本的,这类情况在协议允许范围内 (编辑:开发网_新乡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