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智能CEO王学集:根本没有“第三个设备” | 深度对话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原标题:涂鸦智能CEO王学集:根本没有“第三个设备” | 深度对话 首发:《财经》杂志 作者:宋玮 编辑:叶烦烦 涂鸦智能CEO王学集 在国内大小厂商争相推出音箱的时候,涂鸦智能CEO王学集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这可以看作是全球互联网公司关于“第三个设备”之争的一股逆流。 在杭州西湖区古墩路的浙商财富中心,其中有四层楼是涂鸦的办公区域。走进这家公司,到处堆放着灯泡、插头、接线板、电风扇这些不起眼的日用品。办公环境朴素,你甚至很难分辨出这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然而,这个成立仅四年的年轻企业却雄心勃勃要成为物联网时代的OS(操作系统)。 成立于2014年,涂鸦智能共获得四轮融资,总融资额超过2亿美元。最近一次是2018年7月25日,涂鸦获得接近2亿美元的C轮融资,投资者包括澳大利亚主权财富基金FutureFund、恩颐投资(NEA)、中金硅谷基金、宽带资本、QuadrilleCapital、香港查氏家族基金等。截至目前,公司估值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涂鸦投资者中有不少大型家族基金,这得益于创始人王学集的背景。据了解,早在2014年9月阿里巴巴上市时,美国知名风险投资机构恩颐投资(NEA)对阿里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也一直和阿里人保持联系。2015年,NEA从阿里人口中打听到王学集和他的团队,主动联系要求投资。 NEA投资领域集中在信息技术和生物医疗技术,投资公司包括Uber、Drive.ai、Coursera等,其中中国企业占比并不大。由于NEA在全球有相对庞大的人脉网络,在A轮进入涂鸦智能股东会以后,它帮涂鸦牵线了多家海外大型资本,如QuadrilleCapital、香港查氏家族基金。 NEA能找到王学集,是因为他是阿里系创业者。2008年,王学集把大学时期创立的社区软件公司PHPWind卖给阿里巴巴时,一并加入。当时市场上存在两个开源产品,,一个是PHPWind,另一个是Discuz,前者被阿里收购,后者则被腾讯收购。这里有一个渊源是,在阿里收购PHPWind的同期,腾讯刚好成立了投资部。 从2008年到2014年,王学集先后在阿里云、阿里资本和手机淘宝任职,是阿里云的第一任总经理,在阿里资本和手机淘宝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离开阿里时,王学集是阿里巴巴组织部成员,级别为M5。 王学集看上去不是一个强势的管理者,他的下属评价说:“他不是一个特别张扬的人,但是他有自己独特的凝聚力。”涂鸦智能团队中有多位高管是从大学时期创业就一路跟随王学集至今。 在阿里巴巴六年以后,2014年王学集选择离开再次创业。他此时隐约感觉到沟通方式将要发生又一次变革。“我不是因为看到了物联网去做的。”王学集在接受采访时说,此时他意识到,在经历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沟通方式从电脑转移到手机之后,人们沟通方式将要发生第二次革命。 他观察的逻辑是沟通方式背后的技术逻辑支撑——PC时代高度倚赖Web技术;此后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是因为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云计算从IaaS到PaaS再到SaaS层依次渗透,驱动了整个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而继续往下延伸就是大数据和机器学习,AI技术变化使沟通方式的再一次变革成为可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涂鸦智能的早期发展经历过彷徨期。在其创业早期,智能穿戴设备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并随着谷歌眼镜走红迎来一个小高潮。此时业界的普遍逻辑是,手环、眼镜等智能穿戴设备发展水到渠成,通过语音控制音箱来连接这些设备将成为趋势。 与大多数物联网公司的想法一样,创业前三年,王学集都在带领团队寻找电脑、手机之后的“第三个设备”。其中,他们做过一款音箱,但在尝试半年后以失败告终。而在这个过程中,王学集的想法也发生转变——“可能根本不存在第三个设备。” 他认为,手机能推动沟通方式变革是因为手机能做到“人机合一”,但不管是手环还是VR眼镜都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不是技术和性价比能决定的,而是人性。“手机是一个通信工具,它是拿着的、带着,就好像钥匙一样。”他说。 在2014年11月亚马逊推出智能音箱Echo后,国内互联网公司也竞相推出智能音箱,如百度的小度音箱、阿里的天猫音箱、小米的小爱音箱、喜马拉雅的小雅音箱等。王学集对音箱的态度是,它只是IoT时代的一个killer app(杀手应用程序),但不是唯一入口。 “最本质的是说它违背了人性,它不能做到人机合一。”他说,“它根本就不能做到无死角的沟通。”而在物联网时代要实现这一点,需要多产品、多入口的打通。同时,有别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人通过主动沟通与设备达到人机合一,物联网时代人机合一或许能被动实现。 不过,放弃单设备战略并最终选择IoT平台战略也有部分是无奈。据王学集介绍,最初是双线并进,2014年底成立团队的时候,团队既做了单设备,又做了一个IoT平台。但不久他就发现,创业公司做硬件成本太高,如果加上压货,甚至要赔钱卖。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王学集只选择做平台。 “我一开始可能没有看那么清楚。只是我当时觉得要往这个方向走的话,要么你做一个这样的设备,要么你做一个IoT平台。一开始不想那么多,做一个IoT内容建设者总不会错。”王学集称。 目前涂鸦智能的方向是做IoT OS。很多人都认为AI的落地场景是无人驾驶,王学集认为,和汽车产业相比,IoT更有可能诞生下一个OS。原因是——第一,汽车是一个寡头性的产品,比如特斯拉想开放操作系统,大车企不一定愿意用,因为后者也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同时有数据安全考虑;第二,手机能做成操作系统,是因为手机单价仅2000元左右,而不是20万元人民币,2000元意味着设备更容易普及;第三,车由于太大件,不能实现人机合一,只能在开车和坐车的时候用到它,所以互联网入口的属性会大为降低。 目前涂鸦智能共覆盖七个场景,包括照明、电工、大家电、小家电、家庭安防、个护健康、数码娱乐,其中照明和电工用量最大。其客户遍布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SKU数量超过1万。而其不对外输出品牌,这让它在与大企业对接的时候有更大迂回空间,虽然长期来看它与格力等这些大厂有一定竞争关系,但不构成本质竞争。 (编辑:开发网_新乡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