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开发网_新乡站长网 (https://www.0373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涂鸦智能CEO王学集:根本没有“第三个设备” | 深度对话

发布时间:2018-11-15 04:25:08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36氪
导读:副标题#e# 原标题:涂鸦智能CEO王学集:根本没有“第三个设备” | 深度对话 首发:《财经》杂志 作者:宋玮 编辑:叶烦烦 涂鸦智能CEO王学集 在国内大小厂商争相推出音箱的时候,涂鸦智能CEO王学集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这可以看作是全球互联网公司关于“

A: 我觉得沟通方式出现了变革,沟通方式已经不会只围绕在手机上。沟通方式是一个大的商业逻辑,但其实沟通方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是技术逻辑。为什么会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呢?是因为云计算这样技术的普及。

你在PC那个时候用到的是Web技术,然后云计算技术的蓬勃发展,导致手机上APP非常容易就能做出来。云计算不仅是IaaS层,它还应用到了PaaS层和SaaS层,云计算的技术逻辑是全方位覆盖移动互联网的。从这种技术逻辑再往下延伸的话,是整个大数据的体系,大数据的体系再往下走就是机器人的机器学习,机器学习不就是AI吗?

Q: 你们刚开始创业最想做的是什么?

A: 我们当时想做一些技术层面更智能的技术,包括跟大数据有关的、跟AI有关的。我们想做一个智能的产品应用这些技术,其实就是做“第三个沟通方式的产品”。

Q: 大家可能认为智能音箱是电脑、智能手机之后的第三个沟通设备。

A: 目前还是这样以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判断,但这不是一个正确的判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能一个对讲机你也说这是沟通方式变革。为什么手机是沟通方式变革?是因为只有手机能做到人机合一。

大家好像觉得,身体佩戴一个东西很自然,比如手环。然后再用音箱渗透到很多设备上去。音箱放家里,一个耳机挂在耳朵上,还可以戴一个眼镜、一个手表,只要把语音技术嵌进去,大家是这样一种遐想空间。

但现在的问题是实践了四年下来,发现老百姓除了带一个手机其他东西都不带。这不是技术能解决的,也不是成本和性价比能解决的,这就是人性决定的。手机它是一个通信工具,它是拿着、带着的,就好像钥匙一样。

Q: 现在包括BAT在内的巨头都在做智能音箱,它们争夺的是什么?

A: 它们的目的是很高的,它们想做整个智能互联网的一个大入口。但是它们可能没有想得那么清楚。最本质的是说它违背了人性,它不能做到人机合一。

Q: 亚马逊Echo在国外似乎比国内音箱卖得好?

A: 第一,英语环境的语音识别能力可以做得比中国要好;第二是中国人不喜欢开口,这个跟儒家文化有关系。老外是那种辩论式的,他们的文化就是要你去做争辩,交流才能往前走的。

Q:你认为Echo下一步的发展是什么?

A: 可能是多元化的设备,肯定不只是一个音箱,比如耳机等等。它能不能做到像谷歌这么牛,我觉得要看它的造化,只能说它是一个不错的语音方式去获取整个IoT时代的内容。

Q:现在看来最后可能成为第三个设备的是什么?

A: 我一开始可能没有看那么清楚。只是我当时觉得要往这个方向走的话,要么你做一个这样的设备,要么你做一个IoT平台。一开始不想那么多,做一个IoT内容建设者总不会错。后来在做的过程中,我自己越来越认识到,其实可能根本没有“第三个设备”。

我现在的想法是,涂鸦做了这么多的设备,无论是在酒店里,还是民宿或者家里,智能体验是多个设备围绕着你实现人机合一的。什么样的东西能实现人机合一?你周围智能的场景跟你实现了人机合一,而且它的沟通方式,不仅仅是主动的沟通。你跟手机是要主动沟通的,你眼睛不看的话,99%的内容得不到。但是跟IoT设备,你是不需要主动沟通的。

Q: 人机合一被动沟通,这意味着什么?

A: 代表它的沟通方式更多元化。你要实现一个场景的沟通,你不能说我所有都要主动沟通才能实现,那你不见得是人机合一,因为你需要主动式的,或者你的要求、条件更高。

Q: 除了用在家里,智能设备的场景还有哪些?

A: 它其实无处不在,只是说你能做多大而已。比如我们的设备也用到新加坡地铁和办公环境。当然我们不可能一统天下,但你整个环境的智能体验,如果涂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你其实就实现了人机合一。
从单设备到IoT平台战略

2014年底成立的时候,涂鸦智能做了两个方向,既做了第三设备,也做了IoT平台。不久王学集就发现创业公司做硬件设备成本太高,不符合创业公司规律,只能做平台。不过涂鸦比其他同类型公司做得更重,产业链纵深度是其希望构建的壁垒之一

Q: 你是什么时候想明白这些的?

A: 我其实是已经做出一个雏形,所以才想明白。应该是去年吧,2017年的时候。

Q: 那中间这几年你们在干什么?

A: 中间是企业怎么活下来。我们开始是两条线并进的,在2014年底成立团队的时候,既做了第三个单设备的,也做了一个IoT平台。

我们做了包括影像这一块的小设备,但感觉创业公司去做太吃力了,成本非常高,你要压货,又要贴钱卖。也想过要做音箱,但是没做出来,2015年上半年就决定不做了。这不符合一个创业公司的规律。我们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做IoT平台。

Q: 能不能用一句话介绍你们公司?

A: 我们目前是全球最大的AI+IoT平台,我们帮助很多制造品牌通过我们的AI+IoT平台进入IoT领域。

Q: 所以作为平台,你们连接B端越多越好是吗?

A: 从平台的角度当然是客群越广越好。我们是一个偏2B再2C的互联网平台,并不是纯2B售卖技术的AI公司,我们偏向于把这样的技术普惠到所有老百姓。通过AI技术,我们联合了很多原来制造品牌,消费者可以低廉的成本买到智能设备,无论是家庭的灯泡、插座、空调、空气净化器、音箱或者camera。

Q: 深入到客户的手段和方式是什么?

A: 我们在云端实现了很多创新,比如说一个空气净化器,原来从来没有想过它是一个智能空气净化器,我们可以在10分钟之内就变成一个智能空气净化器,当然是样机。

Q: 什么办法让它十分钟可以完成?

A: 这里面有很多用到了云计算技术,或者是我们自己的一种产品层面上的创新,你可以理解为这个是我们独创的一种东西。

Q: 现在还没有其他公司能实现是吗?

A: 对,因为我对这个东西比较懂,我早年做开源软件的时候就接触到了,包括操作系统层的很多东西。

Q: 这个是你们最核心的竞争力吗?

A: 这个是在前面三年的竞争力。从2015年开始算起。

Q: 那2018年以后呢?

(编辑:开发网_新乡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